走进“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省委书记分享了三个方面的故事!

 2023-12-06 10:24  来源:云南发布





12月5日,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云南分会场活动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在昆明开幕。





七彩云南、如诗如画

全省面积39.4万平方公里

生活着4700万纯朴善良

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


云南与国际传媒结缘已久
早在13世纪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到过云南
赞叹昆明是一座壮丽大城
把云南的美写进了游记
告诉了世界

上世纪20年代
美国探险家洛克来到云南
一住27年
通过《国家地理》杂志
向世人展示了云南的
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进入新时代
越来越多的国际媒体
走进云南、宣传云南
拉近了云南与世界的距离

今年3月,云南推介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全网阅读量超过210亿次,带动云南旅游人次突破9.2亿,旅游总收入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这种生活,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是美好中国带露珠的花朵,是读懂可信、可爱、可敬中国的窗口,值得大家去发现、去传播。

走进“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读懂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开幕式上

省委书记王宁分享了

三个方面的故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两年前,COP15在云南举办,15头亚洲象北上南归,这段人象和谐的神奇之旅,通过媒体的生动报道,把温暖传遍了全世界。

北移亚洲象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供图

一群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出发,一路北上,途经普洱、红河、玉溪、昆明4个州(市)后,回归适宜栖息地,引发“追象”热潮。这趟特别的“旅行”立体展现了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新图景,生动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

2021年8月8日20时8分,14头北移亚洲象从元江北岸返回南岸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供图

这样的场景,在云南还有很多。

延续千年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当地村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世世代代守护,绘就了人、茶、林共生的文化景观,今年申遗成功,填补了世界遗产茶主题的“空白”。

景迈山古茶林 周思雨 摄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傣族先民先后迁徙至景迈山定居,并在这里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逐步形成万亩古茶林。千百年来,人们围绕古茶林,对山区土地集约利用并合理布局,创造出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

阳光照耀下的景迈山 陈飞 摄

今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片古老而神奇的茶林从此拥有了世界级的名片,成为全球首个茶文化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景迈山古茶林 卢磊 摄

不止于茶,人与自然相生相伴、保护与馈赠,正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最鲜艳的绿色主题。

云南的蔬菜一年四季丰产,年外销超过2000万吨;云南的咖啡产量占全中国的99%,香飘海内外;云南的鲜切花年产180亿枝,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平均人手2枝,为世界贡献了云南的美和浪漫。

俯瞰通海蔬菜产业基地 陈飞 摄

保山小粒咖啡 莽红升 摄

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  黄喆春 摄

地处低纬度高原,垂直气候特征鲜明,光热、生物资源丰富,让云南成为北半球农业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也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沃土。

茶园 崔黔顺 摄

2022年,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茶叶、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天然橡胶、野生食用菌规模和产量居全国前列,茶叶、花卉、蔬菜等8个产业的全产业链产值均突破1200亿元。

坚果种植 临沧市委宣传部 供图
云南期待广大媒体朋友,来亲身领略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并分享给世界。

中国共产党帮助人民实现梦想的故事







在中国、在云南,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保山市施甸县一个农村普通家庭的孩子桂海潮,通过勤奋学习,考上中国的著名大学,在国家培养下,今年他乘神十六号飞船遨游太空,从农村娃成了航天科学家。

航天员桂海潮 图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此次出征太空,桂海潮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这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载荷专家的“首秀”。今年11月,从太空“出差”回来的桂海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回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海潮从学生成长为教师,又幸运地成为航天员,把科研工作搬到太空,离不开家乡的哺育、教育,源于党和人民的培养,源于新时代提供的新机遇,源于全体航天人的接续奋斗!

纳西族姑娘和艳群的家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启别村,过去她家十分贫困。在中国脱贫攻坚政策帮扶下,她做起乡村旅游,把自家院落改造成名叫“慢来悦”的民宿,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成为致富带头人。

纳西族姑娘和艳群 图源:“维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

启别村是一个纳西族、藏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村子,也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远眺启别村 和利全 摄

近年来,启别村以特色民宿为抓手,盘活空置农舍、农家餐饮、民族文化等系列乡村资源,将民宿与当地特色文化结合起来,特色民宿也激活了传统农业的休闲功能,让“民宿+”成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启别村特色民宿 次仁培布 摄

和艳群还是迪庆州香格里拉青年创业联盟的成员,这个联盟里有汉族、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不同民族,他们一起分享创业经验,团结互助、充满朝气。

香格里拉青年创业联盟是在共青团迪庆州委指导支持下,于2020年10月成立的公益性、互助性社会团体,现有会员单位100余家,经常性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服务、创业培训等,为广大创业青年提供学习创业知识、推荐创业项目、筹措创业资金等平台和机会。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云南933万农村群众摆脱贫困,实现了小康梦。这些都是中国梦的云南故事。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是相通的,云南还有很多普通人奋斗圆梦的故事,一定会引发共鸣。

“一带一路”共建共享的故事







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西南方向的重要纽带,云南弘扬丝路精神,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其中有许多精彩片段。

中老铁路通车两年来,发展势头远超预期,帮助很多人将梦想照进现实。来自老挝孟赛的姑娘希达,从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如愿成为中老铁路第一批老挝籍机修工,她十分骄傲地说“这份工作很酷”!通过中方培训,有800余名老挝青年,像希达一样成为老挝第一代铁路技术人才。

2021年9月12日,在老挝首都万象北郊的中国中铁二局中老铁路铺轨基地,希达·平蓬莎万(中)跟着中国师傅(右)检查列车 凯乔摄

中老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以来,中老两国铁路部门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全力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客货运输持续增长,服务品质显著提升,辐射效应不断增强,中老铁路已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

途经宁洱站的中老铁路旅客列车 杨林 摄

云南连续举办7届南博会,每届有近百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

今年8月,第7届南博会在昆明举行,吸引了来自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嘉宾,线上线下超3万家展商参会、参展。南博会上,很多留学生既当翻译又做生意,其中有一个很会“带货”的“小老板”,他叫阿里,来自伊朗,今年才10岁。他熟练运用中文介绍商品,还接受媒体采访,成为展会的“小网红”。视频来源:新华社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首届南博会落户春城。从首届到第七届,南博会展馆从6个增加到15个,展览面积从5.11万平方米增加到15万平方米,参展参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从42个增加到85个……十年树木,中国与南亚国家经贸合作枝繁叶茂,七届南博会也见证了双方合作硕果累累。

永不落幕的南博会令人期待 杨峥 陈飞 黄兴能 王毅 胡妤雅 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包容的、是合作共赢的。云南愿与全球媒体一道,把互惠互利的故事讲好,把各国民心拉近,一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王宁表示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生活

是云南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走进这种生活

你将更好地读懂

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欢迎全世界的媒体朋友
深入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
感受中国式现代化
给中国各族人民带来的
巨大影响和深刻变化
给世界发展带来的机遇
去发现其中更多精彩的故事

来源:云南发布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云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