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笔记

 2017-05-18 12:10  来源:

■萧 然

(上接5月11日)

46

“异端”这个词,我想,古今义都没有太大的差别,若无特别指归,大抵就是极端的不好的东西吧。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众说纷纭,理解不一。一是何为“异端”,二是“已”是停止的意思还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实我想,《论语》的编排,为什么那些句子要序列在一起,一定是有所思考的。既然这样,我不妨“联系上下文”来谈谈自己的想法。之前,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之后,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如此,“异端”,或孔子当时之“异端”,不亦有线索了吗?“举一隅”再“以三隅反”,不就更明白了吗?找到症结之所在,再对症下药,“斯害也已”。“已”,我的理解,是“停止”的意思。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倘若为句末语气助词,假如我们闭了眼睛,心里再把这句话默默地念三遍,你会发现,语义唐突之至,莫知所云。因此,我把这句话翻译为:批判歪理邪说,控制世间祸害。于今天而言,绝大部分消极的、负面的、非正义的言论、行为,都是“异端”。“攻乎异端”,就是降妖除魔,降和除,有暴力的意味,但和妖魔联系在一起,负负得正,“斯害也已”。

47

“礼”这个东西,在古时候,特别是先秦以前,是和“法”不分家的。即使后来分了家,以礼入法,寓法于礼,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今日亦然。所以孔子之礼,重在规范社会秩序,这不是法律的功能吗?所以以西方的标准来说中国古代没有法治观念,实在是大错而特错了。礼法属于人文的范畴,中国人进行文化的时候,西方还是一片一片的蒙昧。我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恰恰相反,是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加上周,三代之礼,孔子能一一言说出来,而“礼”的祭祀国,则把它弄丢了,至于亡国之事,只能“恨其不幸怒其不争”了。当然,孔子之所以“能言之”,是因为“所损益可知也”。古代社会发展缓慢,“损益”变化不大,且有迹可循,“能言之”于孔子这样的有心人来说,不足为奇。但是今天,发展飞速,即使有足够多的“文献”,但鱼目混珠,杂乱无章,所“征之”者何?何况“拿来”之后,对于像“礼”这种古老的东西,已“弃之如敝履”了。中国文化讲“兼容并蓄”,曾经一度令我们自豪,但是今日所兼所容所并所蓄,都是些什么呀!我们不妨睁大了眼睛看看!

48

“孝”是“礼”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之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说的是小农社会的事,“养儿防老”,容易理解。但古往今来,“远游”者不乏其人,则作何解呢?关键在什么是“游必有方”的“方”。我知道的有两个版本,一是朱熹的说法,“如己告云之东,即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作方向解;一是南怀瑾的说法,“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作方法解。他们都没有说错,但这是孝之小道。回溯历史,辗转千里有名有姓的古人,哪一个不是奔着开创一番事功而去的;正视现实,哪里有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因此,“游必有方” 的“方”,应该是正当的规矩的向上的事由,也就是对父母要有一个合理的交待。在《论语》中,“必”的用意,是除此则无他的意思。在这里它统摄着“远游”和“有方”,即迫不得已而去,则一定要去做一番正当的事业。这是孝之大者。古有所谓“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其实孝就是忠,忠就是孝,施于家则为孝,施于国则为忠,孝大莫过于忠。需要说明的是,自“家天下”之后,忠则带着贬义性,似乎与愚分不开了。但学中国文化的,则要知道,对于这些变异,该剔除的要毫不留情地剔除,正本还需清源! (未完待续)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