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好身边“榜样”影响“身边”人

 2017-07-06 14:42  来源:

李云飞

远处“榜样”应该学习,但学起来远没身边“榜样”来得实在。身边“榜样”看得见摸得着,大家都熟悉,更能影响“身边”人。

这些年来,要求学习的“榜样”不少了,但为何收效甚微呢?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离大家太远,只见材料,不见其人,大家不相信!

榜样的力量来源于真实可信,这里不是说远处的“榜样”就一定是笔下生花的“高大全”,但从人们认知“榜样”的心理来讲,都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因此,对远处的“榜样”多少感到有些水分,也就不当回事。这样一来,更多的人要我学我就装模作样的学,没有深入灵魂。特别是不少地方,也许为了省事,也许为了“榜样”更典型,对身边的人和事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热衷于舍近求远找“榜样”,学得大家心不在焉,精疲力尽,昏昏欲睡。这样一来,榜样学了一个又一个,甚至年年都换着“榜样”学,却学了也白学。不少单位和部门要求员工写心得体会,还规定了字数。一些员工只好修修改改,你抄我,我抄你,实在无处抄就抄“百度”,应付差事。

每个地方都不难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每个单位和部门都不缺这样的学习榜样,为什么就不树起来或树不起来呢?我看,问题就出在三点上:一是不敢树榜样。大家都在一个单位或部门上班,你干我也干,看上去都差不多,树不好就得罪其他人。学远处的“榜样”就没这敏感事,只管“学”就是了,学得好学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不会影响一团和气。二是苛刻求全。把“榜样”当神,必须一点瑕疵都没有,否则,贡献再大也成不了榜样。干得多的人问题就多,不追究责任就算好的了,还树什么榜样!三是一般化。由于种种原因,树起来的榜样缺乏典型力量,众人不服。

榜样的力量是具体的,一点一滴都显示出敬业精神。身边“榜样”就要具体到某个人,这个人在“岗位”上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并事事走在前,成为大多数人公认的楷模,才具感召力。怎么看这种敬业精神呢?该干的事,别人不敢干,他干了,即使出点问题也应该给予包容,帮助他(她)吸取教训,以利再战,走向成功。这是一种担当精神,也是一种创新精神,非常可贵,应积极倡导。费力不讨好的事,别人不愿干,他干了,就是一种吃亏精神,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才做得到。这样的人,决不让他吃亏,并树成榜样,才会发出“老实人吃香”的导向,人人效仿,积极有为。不起眼的小事,别人懒得伸手,他伸手干了,并且干得很到位,这就是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细节决定成功,他绝不因小失大,这样的人能不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身边的“榜样”可以是勇于革新的技改能手,可以是无怨无悔的老黄牛,可以是说到做到的诚信人……只需有出众的一点,就应该树成身边“榜样”,以感召之力,影响“身边”人共同进步!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