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2020名师助考⑩丨阅卷老师教你如何从论证题入手理解论述类文本

 2020-05-25 20:59  来源:昭通日报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阅读必考的内容之一,在教育部命制的新高考试卷模拟题中,它仍然在列。该文本的得分并不理想,是后期复习需要去突破的一个点。笔者以第二题——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题为依托,谈谈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问题。

一、论证题突破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考点,在此后的三年高考课标卷试题中均有考察,题干表述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设置灵活,考查角度多样。下面具体展开说明。

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考查“立论前提”“论证角度”“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这几大层面。要想作对这道题,首先还是要理解概念,明确其含义及指向。比如“立论前提”“论证结构”“立论基础”等。

(1)论述前提。前提之意,①在推理上可以推出另一个判断来的判断,如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②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例1:(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2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例2:(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2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例3:(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2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这三个选项中前提的意思是先决条件,我们以2017年课标Ⅲ卷为例具体分析。原文的第一段中提到“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交代了写作背景。后又在相关论述中提到“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这些语句表明,作者是认同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的,在这个基础上,论述了要怎样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可见,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2)立论基础。论证题中的“基础”,应指立论的起点,也可理解为立论的依据。

例4:(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2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文章在第一段中提到“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这指出了数字化记忆带来了遗忘困难,以及“被遗忘权”的意义。这就肯定了数字化记忆给人类带来了威胁这样一个事实,也正是基于这个事实基础,展开了后面的论述。

(3)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侧重于论证的思路,侧重于论证过程中的内部结构安排。论证结构大体分为①层进式,即由此及彼、环环相扣或者由浅入深、层层深入;②对照式,即正反对比或者相关比较;③总分式;④并列式几种。

例5:(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2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文章在论述城市社会的文明弹性问题时,从空间弹性、制度弹性和意义弹性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确实是区分了文明弹性层面的问题。而关于“区分了城市发展的阶段”这个论述,从原文信息“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已经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从文章整体来看,文章条理清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结构展开论证。可见选项表述符合文本论证的特点,表述正确。

(4)论证。

“论证”指向论点和论据的关系。A论证了B,表明A是论据,B是论点。该选项需要判断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点概括是否正确。

例6:(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原文的信息有“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从这些内容来看,选项表述是正确的。

(5)逐层递进。也就是一层接一层地按照递进关系排列。

例7:(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2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文章首先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样一个论点。指出在这样一个宏大的时代里,作家、艺术家对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感到困难。再指出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的意义,最后指出该怎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可见选项表述是正确的。

以上笔者只是简单列举了几个突破论证题的术语,在二轮复习中,同学们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补充对相关术语的理解。当然,只掌握论证术语并不能解决此类文本的阅读问题,但可以以此为依托,解决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分析问题。

二、以论证题为依托,突破论述类文本阅读。

同学们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上的问题主要在于对文本的内容的理解不了,对内容间的逻辑关系理不清。高考试题中,该阅读试题的所有选项均是对文本内容的转述性概括,选项内部又往往涉及对内容见逻辑关系的判断。

例如8:(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该选项需要同学们要判定的内容有:①因果关系是否成立;②人民是否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③普通劳动者是否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原文提供的信息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有该信息可以判断出①因果关系不成立,“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与“普通劳动者才是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③不成立,于文无据;②正确。所以,该选项表述错误。

要想准确判断,根本途径还是要落实到对文本的理解上来,要准确掌握文本的论述脉络;因而论证题就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脉络机构。从高考选文结构特点来看,2019年的文本结构看上去没有前两年的文章清晰,但细细读下来,再借助论证题还是能够把握的。

近三年的考题中,该试题均提供了三个正确选项,一般围绕论证方法、论点与论据的逻辑关系、把握论点及分论点、论据概括与分析这几个层面设误。我们以2019年课标卷为例来加以说明。(错误项不做论述)

例9:(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本试题中, A、B选项从整体的角度告诉同学们本章的论述的中心以及说明了论述的方向,D选项从局部分析了论据。“论及”说明该论据只是论述到了,并没有具体展开阐述。

例10:(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该试题A选项提供了论证结构以及中心论点,B选项说明了第二段的论证层次以及分论点,C选项前面的小句子概括了第三段第一小层的内容。

例11:(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该试题A选项解说了论证结构;B选项分析了论证角度,利于我们理清论证层次;C选项解说了引用论证方法及效果。

总之,要读懂论述类文本,就离不开理清文章的论述结构,而论证题有助于同学们梳理文本结构,用好这个题,不仅对同学们做题有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备考,更祝愿大家取得理想的成绩!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教育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