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2020名师助考①丨考生如何在快速阅卷情况下拟好作文标题?

 2020-05-13 10:31  来源:@昭通日报

在快速阅卷背景下,“好文题一半”,就显得至关重要。一篇考场作文离不离题,写得好不好,标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让阅卷教师看一眼标题,就情不自禁地想给高分?其实是有章可循的。下面以2019年全国卷3作文为例——最后一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具体介绍拟一个考场作文好标题的标准与具体的方法。

好标题的第一个标准是直接证明此文不但没有离题,而且审题很准。比如“师恩难忘” “尊师重教”“师生情深”这些标题,虽然不华丽,也不花哨,但中规中矩,货真价实。扣题准,直接命中十环。

如何拟一个可以直接证明自己审题准的标题?方法很简单,就是将作文材料进行语段压缩,先找到陈述对象,即主语、写作对象,比如“教师”。在快速阅卷过程中,阅卷教师随便瞄一看,都能看到行文中有“教师”之类的词,阅卷教师就可以大致判断此文不会太离题。找到陈述对象之后,再找一个与之匹配的动词、形容词,相当于谓语,比如“情深”“难忘”“感恩”“敬重”等等。如果需要加上一个宾语,再提炼出一个结果,比如师恩难忘,所以要铭记于心;师生情深,所以要尊师重教。

有的作文材料具有明显的关键词,比如这段材料:“补,本义指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补,可能是画龙点睛,也可能是画蛇添足……不同的‘补’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显而易见,“补”是关键词,最好直接用于标题——“补得其所,相得益彰”“勤能补拙”“拾遗补阙,画龙点睛”。将材料中的关键词运用于标题,是证明自己不偏题的有效方法。

考场作文特别忌讳把标题拟得云里雾里,过于笼统,过于模糊,让阅卷教师一眼看不懂,不知所云,不知此文的主旨是什么,论点是什么。比如直接以 “最后一课”为题,应考的人方便了,但阅卷教师并不能直接从标题中获知有用信息——你通过写最后一课,要表达什么感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更有甚者,把标题拟得很唯美,但就是读不懂,比如“蝉鸣深林,锦瑟交织”、“时光里的低吟浅唱”,这些标题,与最后一课、师恩难忘关联并不明显,有偏题迹象。

如果你所拟的标题过于模糊、笼统,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加一个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甚至可以加一个漂亮的题记来解释,来证明自己审题没审偏。比如给“最后一课”加一个副标题“——难忘的师生情意”,或者再加一个题记,将材料内容“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作为题记。有了这些辅助部分,相信阅卷教师就能一目了然,你也就漂亮地证明自己审题准。

为了避免标题过于笼统,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适当将标题写长一点。比如在关键词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修饰语,把自己要表达的观点与情感,直接表达出来。2019年全国卷1的作文以“劳动”为主题,若直接以“劳动”为题,就像以“最后一课”为题一样笼统;若加上修饰语,变成“热爱劳动,茁壮成长”“洋溢师生情谊的最后一课”,就便于阅卷教师轻轻松松地读懂标题。一般来说,标题拟得太短,信息量有限,不太符合考场作文得高分的要求。如果标题过长,超过10个字,就应当用对偶句的形式拟题,变成两句,分两行来书写。比如将“洋溢师生情谊的最后一课”修改成“难忘最后一课,铭记恩师情谊”。

以设置悬念的方式拟题,要慬用。毕竟高考阅卷时间紧,阅卷教师可能没有太多的心思去猜你所设的悬念。比如“最后一课后我们会怎样”,悬念味并不浓,反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一般来说,也不主张把标题拟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而是直接拟成陈述句、判断句。

如果嫌标题拟得不漂亮,自己还有余力,可以在保证审题准、阅卷教师读得懂的前提条件下,可适当使用修辞手法来美化标题,比如对偶、比喻手法。“我爱写作”这个标题,一读就懂,但不够漂亮。我们可以美化成“写作是我的第二生命”“与‘笔’共舞”等等。在美化标题时,我们可以加入文化、文学元素。比如2019年有考生将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标题,化用到高考作文中,拟了“校园里的守望者”的标题,得到阅卷教师的一致好评,最后得了一个相当高的分数。从中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可以将一些名篇句著的标题化用、套用,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化用为“面朝,春暖花开”;将鲁迅的名句“人必须活着,爱才有附丽”,化用成“必须,才有附丽”。

在快速阅卷背景下,拟好标题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必须走稳,走实在。在最后冲刺的两个月里,大家最好每天都审一道作文题,再拟一个别人一眼就能看懂的好标题。

来源丨@昭通日报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教育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