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流域区域发展:绿色为基、红色提魂、白色(白酒)聚力、古色增彩

 2019-10-30 10:43  来源:昭通新闻网

资源禀赋独特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流入长江。作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赤水河流经云南省的昭通、贵州省的毕节和遵义、四川省的泸州等4个市,全长436公里。赤水河流域有独特美丽的自然风景,有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和集聚了全国重要的名优白酒品牌。

莽莽赤水河

美景绵延,美酒飘香。这一条近似绝版的原生态的河流跌宕呼啸,将云贵川三省紧密串联。

在公开的资料里,赤水河流域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会址、扎西会议会址、乌蒙山回旋战会址等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也有茅台、郎酒、泸州老窖等著名的美酒文化资源,同样有厚重的彝族、苗族民族文化资源,还有丰富的喀斯特熔岩地貌、丹霞地貌等自然资源。

赤水河两岸分布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湿地公园2个、世界自然遗产地1个、十几个古镇及上百个大小景点。同时,赤水河两岸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千年商道、盐运河道及码头文化形态,也有不可复制红色风景线。这些资源让赤水河流域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旅游资源最富集、规模最大的生态旅游区。

但因为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赤水河流域又是典型的中国西南生态贫困区域,流域内有6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超过100万人。

多年来,赤水河流域区域发展进入各个层面的思考。有观点认为,作为长江上游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贵川三省需要将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深化区域协作,走出一条区域生态协作和流域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19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上了解到,2015年,全国政协、民革中央牵头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协作机制。自2016年开始,民革中央联合云贵川三省政协,连续3年在贵州举办以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为主题的论坛,签订了《云贵川三省政协助推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协作协议书》,初步建立了跨省际协作机制,通过跨区域流域保护治理,共同促进流域扶贫与生态、保护与开发协调,共护赤水河“一江碧水向东流”。

2013年重立的石碑正面

国家战略共识

在2019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上,记者获悉,省际协作机制建立以来,云南省编制了《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治理保护规划》,提出七大重点任务、88项重点工程,总投资约157亿元。云南省昭通市突出抓好源头保护,赤水河源头38平方公里范围内禁止任何企业入驻,关停并转污染企业24家,云南省赤水河流域出境断面水质全年稳定达到国家Ⅱ类和Ⅲ类水标准。

美丽的赤水河 刘太华 摄

2018年,贵州省补充修订了《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率先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12项制度改革创新,初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贵州省在总结省内流域生态补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代为起草了《云贵川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方案》,在国家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的支持和帮助下,2018年2月,云贵川三省人民政府达成共识,签署《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率先在长江流域建立第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共同提升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整体水平。

四川省把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工程,把守护好赤水河流域四川段5000平方公里绿水青山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层层落实河长制,狠抓流域四川段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着力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赤水河流域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怎样实现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三省四市区域协作的协商机制、监督机制、资源信息共享机制问题;在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如何助推赤水河流域乡村振兴;如何整合区域内的红色旅游资源,建立旅游合作机制。

鉴于此,云贵川三省达成共识,将通过多方努力,将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独特优势,协力推进赤水河流域规划保护和治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升级为“国家行动”,共同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更美、产业更强、百姓更富。

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徐彬建议,由四川省牵头,推动编制《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通过民革中央的高位推动和三省民革省委合力助推,争取将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河之隔的四川郎酒与贵州习酒对峙,成为赤水河畔的一个奇观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罗宁建议,在国家层面编制《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把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给予更多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上作出示范。

人与自然和谐

在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助理、中科博道旅游发展机构首席架构师齐晓波的眼里,赤水河流域景观多样、文化深厚,是一条景观多样的美景河,是一条流淌着记忆的文化河,是一条酿造着幸福的生活河,是一条散发出活力的产业河。

最大的摩崖石刻汉字“美酒河”

这些资源价值决定着赤水河流域不仅具有保护的必要,同样具有开发的需要。

齐晓波认为,必须看到自然与人文资源、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不可复制性,尤其在现代商业文明的裹挟和冲击下,赤水河流域旅游开发如何在发展和保护这根平衡木上长袖善舞,肩负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担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和挑战。真正意义的生态文明不仅仅指环境上的保护和治理,更是生态价值观的认识、文化的和谐,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前提,把环境整治、生态教育和价值共识作为核心内容,抵达一种生态有序、体制联动、文化共识的高级状态。

赤水河流域是世界上产白酒最多的河流,在流域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大小700多家酒厂,诞生了国内60%的名酒,茅台、泸州老窖、郎酒都产于赤水河流域,赤水河因此被称之为“淌酒的河”,并形成亿万级的产业规模。

有可供打造的红色旅游环线,有保持较为完整的人文风景,有亿万级规模的白酒产业,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不再是一个可以分割的话题。齐晓波说,从赤水河流域的资源条件、产业特性及规律来看,赤水河流域开发对环境依赖度较高,因此旅游发展应选择环境友好型、生态亲善型行业,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局面。

对如何打好生态和红色这两张牌,齐晓波给出了具体建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赤水河区域发展的终极目标,在把生态资源视为生命线的前提下,构建全国乃至世界级“黄金自驾游”,形成“山地——河谷——村庄——景区”联动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云贵川良性合作与错位功能发展。同时要打造“世界白酒旅游文化目的地”,与原生态的流域文化和红色文化互补,形成绿色为基、红色提魂、白色(白酒)聚力、古色增彩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共同构建中国好河——生态赤水的大品牌生态价值。

荒田,赤水河源头伏流第三落水洞

其实,对于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最好的方式是最大限度优化生产生活空间,多给生活、生态“留白”,让每一个人都能真正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汪舒)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环保 经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