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祖国征文作品丨乡村路的变迁

 2019-09-22 18:45  来源:昭通新闻网

肩上扛着自行车,艰难地往前走着,高高卷起的裤腿粘着星星点点的稀泥,这曾经是我的家乡昭阳区北闸镇新田村的路上,司空见惯的风景。

在我的记忆深处村里的每一条路都是泥土路。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刚换的干净衣裤,很快就脏了。只要连续几个晴天,路上就会布满尘土,汽车、马车跑过,定是尘土飞扬。如果遇上一场大雨,路面的泥土一脚踩下去,鞋底便粘上泥巴,变得又厚又重;自行车往上一走,车轮很快就变得又粗又肿,被卡得死死的,走不动了,这个时候必须找根棍子,边走边清除车轮上的泥巴,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扛起自行车到公路再骑行。

昭通的天气雨量分布不均匀。雨季里,阴雨连绵不断,路面全是稀泥,如果没穿雨鞋,一脚下去泥水就会淹没鞋口。有时,手扶拖拉机也会陷在路面的“泥潭”中,只见车轮飞转,泥水冲天,车身却纹丝不动。长时间降雨过后,松软的路面被牛车、马车碾出深深的车辙,像两条蜿蜒的沟渠。交通落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阻碍了全村经济的发展。秋收季节,正是昭通降雨集中的时节,要从泥泞的乡村路上把农产品运送出去是十分困难的。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正值暑假,一辆收购苹果的大货车开到学校的操场上收购了满满一车苹果,出走不到500米,由于路太滑,上坡时侧翻在了路边,路上滚得满地都是苹果。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府筹集一些资金,组织村民投工投劳,运了一些石渣铺在路上,使交通条件有所改善。薄薄的一层石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出两年,路面又变得凸凹不平了。我的青葱岁月就是从这尘土满天或泥泞满地的泥土路上走过的,这条路曾洒满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2005年的夏天,我听到一个十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政府要把通村路、入户路修建成水泥路,村组道路由政府出钱并组织人力修建,入户路由国家提供材料,农户投工投劳自己修建。修路那几天刚好遇上周末,星期五一下班,我就往家的方向奔去,用自己的双手为几代人的梦想成真出一份绵薄之力。如今,我们村通往每家每户的路都由曾经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甚至连通往田野的田间小路也建成了水泥路,小汽车都可以开到田边地角了,“车骑人”的风景一去不复返了。

梦想连着未来,路通向远方。看,一条条更加宽阔的康庄大道,正朝着更远的地方延伸。

杨应光 作者供职于昭阳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文学 70周年 见证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