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颜值 提气质 谋福祉 ——昭通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综述

 2019-07-18 09:03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能有这样大的公园,很不错的,我们平时吃完晚饭,或者周末,就带上娃娃来走走,娃娃高兴,大人就当锻炼身体……”市民陈女士笑着说道。盛夏时节,傍晚时分,晚霞如霓裳,省耕国学文化公园里或锻炼的、或聊家常的、或嬉戏的……很是热闹。昭通中心城区省耕国学文化公园建成开放,只是昭通城市建设管理成效的一个小小缩影。

宽阔畅通的道路,布局合理、景致优美的公园广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居住小区……昭通城市亮丽了,“颜值”高了,人气旺了、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提高了、外来客商的评价更好了……这是昭通城市建设管理成效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建设“引领区域发展的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形成“一主两副、三区多点”(“一主”为昭阳片区、鲁甸片区、靖安片区及若干镇所组成的市域中心城市;“两副”分别为镇雄、水富两个市域副中心城市;“三区”分别为渝昆廊道沿线发展区、金沙江沿线发展区、镇彝威发展区;“多点”为县域中心城市,包括巧家、永善、彝良、威信、盐津、绥江、大关)的城市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半城苹果满城香”的“苹果之城”呼之欲出,“秋韵昭通、苹果之城”特色魅力更加彰显。

超前谋划 规划引领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才能高水平建设高品位城市。为把云南省委提出的“昭通市要建设成为引领省际区域发展的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这一要求贯彻落实到位,我市基于省际门户、资源大市、脱贫攻坚主战场三大核心价值,明确到2035年把昭通建成引领区域发展的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昭通实际出发,超前谋划,加快推进新一轮昭通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不断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明确空间发展时序,将全市市域空间规划形成了“一主两副、三区多点”的发展结构,将中心城区按照“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统筹”进行布局,规划形成了“发展带、生态环、组团城”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同时,按照先远到近、后大到小、适度超前的规划理念,定量、定位、定形、定质分析昭通发展优势和潜力,从建设用地、蓝绿系统、交通框架、空间结构、发展用地、容积率、建筑高度、尺度纹理、方案解读、发展时序、方案演变等方面对昭通中心城区概念性空间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目前,昭通中心城区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 

 夯实基础 强化保障

细节决定成败。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城市安全运行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以昭通中心城市建设为核心,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城市道路、园林绿化、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规范化运营管理工作,深入推进第二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收、转、运设施配套,规范道路清扫保洁;以供水规范化考核和水质检查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为抓手,积极推进城市供水建设管理工作,全市城市供水管理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了97.28%;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拆则拆”的原则和“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公共厕所建设,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据悉,截止2018年底,全市县城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24.58平方公里,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97.28%、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7.37%。昭通被列为全省唯一、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按照国家及省直部门有关黑臭水体整治要求,迅速启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影响昭通中心城市环境形象长达47.5公里的三条黑臭水体(利济河、东门小河、秃尾河)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水清、河畅、路通、岸绿、景美”的亲水空间逐步形成。到2018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共计建设园林绿地2797.4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为22.4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8.20%。

城市面貌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是城市精神的外在体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人居环境工作,坚持以环境整治为抓手,重现城市风采。自2016年起,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重点在城市开展“四治三改一拆两增”行动,在乡村开展“七改三清”行动,以昭通中心城市为主战场的全市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昔日“小昆明”城市风采正在重现。同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的决策部署,2016年以来,我市按照“管住当前、消化过去、规范未来”的思路,以中心城市昭阳区为主战场,重拳拆违,铁腕治乱,高位推动“两违”拆除工作,三年多的“两违”拆除工作,拆出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拆出了城市建设的大舞台、拆出了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拆出了党群关系的新和谐,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2016年7月28日,我市吹响了创建省级或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平安城、文明城的“四城同创”的号角。目前,国家级和省级卫生县城实现11县(市、区)全覆盖、创建省级园林县城2个、国家级和省级平安县城6个、国家级和省级文明县城2个,一颗颗城市明珠闪亮滇东北,昭通城市形象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昭通中心城市省耕国学文化公园、国际会议会展中心等建成投入使用,乌蒙水乡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补齐短板 加强管理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硬件设施完善了,还离不开后续管理。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这一中心,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建机构、强职能、重管理,落实城市网格化管理,以街道为基本责任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网格单元,划地为格,以格定责,将城管干部、街道干部、社区干部定位在管理网格,推进大队管片、中队管段、队员管街道的“点、线、面”配合的城市管理网格化建设,推进市容管理精细化;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城市管理经验,与临街商户签订了《市容秩序“门前三包”责任书》,通过“门前三包”主体责任落实,积极调动基层参与城市管理;以“划行规市”手段,严格落实主干道严管、次干道规范、一般道路适度放开原则,通过开放临时街道市场,指派专人限时清扫保洁,为进城入镇销售果蔬的农民提供方便,有效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开创了民生改善和市容提质增效的“双赢”局面;以市政设施运行安全化、环卫事业社会化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城管+公安”城市管理模式,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注入活力。多管齐下,有力地促进了营商环境改善,塑造了昭通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

通过多年的建设管理,昭通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位不断提高。着力把昭通建设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昭通各级各部门正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以更大的决心和担当,一步一个脚印、久久为功。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单 虹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要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