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建新房见证40年巨变

 2019-01-07 15:06  来源:昭通新闻网

◆记者  陈忠华

“40年前,我刚结婚不久,那时一家5口人居住在两小间茅草房里,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们奔上了致富路。我家先后4次修房搬家,过上了宽松自在的好日子!”

在绥江新县城B区农贸市场的一个蔬菜种子摊位前,60多岁的李跃贵带着两岁小孙子,老伴王世玉招呼着客人,老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记者讲述着他们一家40年的发展变化。

“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我们家5口人只有2.5亩田地,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过年都没有肉吃,日子非常艰难。”李跃贵老家在绥江县城边的中城镇凤池村2组,人多地少。穷则思变,土地承包到户后,李跃贵、王世玉夫妇俩开始利用农闲时节做生意,最初是在绥江县板栗乡、四川省屏山县新市镇等地收购鸡、鸭、鹅到宜宾贩卖,一只赚上一两角钱。

“1986年我买了辆拖拉机,专门从江边拉沙石到县城和周边卖,虽然苦点,但赚了不少钱。”赚钱后,李跃贵把茅草房拆了,盖起了120平方米的4间大瓦房,周围邻居可羡慕了。1992年,先富起来的李跃贵又在瓦房边新修了120平方米的砖房,做起了水泥、沙石、化肥、饲料等生意。

“没有想到,绥江县城发展得太快。改革开放20年后,凤池村也变成了城区。”1998年,李跃贵家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征用建设凤池新区了,他家的3个孩子都转为了城市户口。2000年,李跃贵拆除了4间大瓦房,利用土地补偿款和做生意赚到的钱扩建成了占地210平方米的3层砖混结构新楼房,一楼用于经商,其余用作住宿。

时光在不经意间流走。慢慢地,大儿子李宁高中毕业,去部队当了兵;二儿子李志小学毕业没有继续上学,在家帮忙养猪,后来买了辆货车跑运输,在持续多年的凤池新区建设热潮中发了点小财;三女儿李敏中学毕业后,也在家帮助打理生意。如今,3个子女都先后成家立业了。

“谁都没有想到,世界变化真快。移民搬迁让绥江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李跃贵、王世玉夫妇说。移民实物指标调查后,李跃贵家有600多平方米的房屋指标,他卖了200多平方米的房屋指标,另外换了3套各126平方米的安置房,一个子女刚好住一套。

“我们结婚40多年了,吃过很多苦,如何千辛万苦养大3个孩子,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但幸运的是,改革开放好政策给了我们勤劳致富的机会,让大家在苦累中过上了好日子。”

审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标签 >> 要闻 改革 40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