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溜索改桥解民困 致富脱贫留乡愁

 2018-12-21 09:42  来源:微巧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翻开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轰轰烈烈地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4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获得新进步,得到新改善,有了新活力。茂租镇鹦哥溜索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得到一步步改善。“鹦哥溜索”建于1999年,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龙潭镇沿江村交界的金沙江上,距江面约260米、长约470米,有“亚洲第一高溜”之称,不仅是金沙江上最高的溜索,也是鹦哥村2000多村民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在此之前村民们种养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小孩子得翻山越岭去上学、外面的肥料运不进来…… 随着溜索的出现这些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溜索改桥--民生

鹦哥村村民蒋世学是架设溜索的发起人,根据蒋师傅介绍,鹦哥溜索最开始是由人力推拉到2001年改为由柴油发动机来牵引溜框。2011年鹦哥村通电溜索动力又改为电力发动机。

“记得有一年冬天,因为白天有事耽误了晚上十点左右才坐溜索回家,和我一行的还有一个村民,谁想到溜索滑到一半的时候发生了故障停着不动了,天又冷,这个铁框还被风吹着一直晃,过了两三个小时后等老蒋喊村民一起把我们‘救’过去的时候整个人已经冻僵了,都吓得不行,现在想想都还心有余悸。”鹦哥村书记唐启禄说。

如今,一座长约385.5米的大桥已经修建好了,让茂租镇的鹦哥村彻底告别了出行只能依靠溜索或肩扛背驼的历史,也给鹦哥村的发展带来活力。溜改桥带来的不只是让群众出行有保障的路也是让更多的群众开始通过“桥”走出大山,去找寻更多致富之路,更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溜索改桥—致富

2014年3月4日,习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批示强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要致富,先修路。”这六个字对大山深处的群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畅通的路,对于农民来说再好的致富信息也是“海市蜃楼”,再好的致富项目也只能被隔绝在外,再好的农产品也只能变成滞销品。“国家政策是好,但路不通我们种的甘蔗、魔芋、花椒这些农产品种植的再好都没有办法拿出去卖,就算拿出去成本也太高了。现在好了,桥通了我们的致富路也就通了,对脱贫更有信心了。”村民李陆贵在自己的甘蔗地里说,“现在桥修好了村民们出行方便了,自己种的农产品也能送出去卖了,也能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溜索改桥—脱贫

2015年为有效解决两岸人民的出行困难,优化路网结构,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10月底“溜索改桥”项目开工建设。新建的“鹦哥溜索改桥”主桥与江面的垂直距离200米左右,大桥全长385.5米、宽9米。2018年9月1日10时30分随着一声“可以过桥!”的宣布,代表着用溜索作为出行方式的时代结束了!这座大桥承载着的,远远不只是村民的致富梦和脱贫梦还象征着茂租镇鹦哥村进入发展的新时期。

溜索改桥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起了“希望之桥”。据了解,茂租镇下一步将利用鹦哥村自身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的优势条件,开始了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引进新品种软籽石榴、金魔芋等产品,预计种植软籽石榴50亩、金魔芋30亩,并与相关产品公司签订市场保价合同,确保群众的利益。同时在能确保溜索设备安全性的前提下将溜索作为一个景点保留下来,成为见证交通变迁的“活化石”,发展金沙江峡谷旅游,替鹦哥村村民留住乡愁,为鹦哥村村民脱贫助一臂之力。(通讯员 秦明艳/文  记者 闫科任/图)


昭通新闻网文稿校对:白春菊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