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故事

 2018-11-18 11:0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张远伟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生逢三年自然灾害,先天营养不良。继后遭遇浩劫,日子过得窝囊。幼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足不蹬履,以致发育缓慢,体态羸弱,个子矮小,读小学、初中总坐前排,体育课、早操列队总站最后。

那时,鼓吹“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取消考试,推荐读书。出身好,闯过政审关,就能入学、参军、招工、提干。遗憾得很,我祖父是“富农”。读小学时,学校成立“红小兵宣传队”,根正苗红的同伴排练、表演,获得观众的青睐、鼓掌,我暗自嫉妒、眼红;他们到大队、公社、县城演出,穿光鲜的衣服,享用美食佳肴,我羡慕、向往;加入宣传队的念头像野草遇春风飕飕疯长,似干柴遇烈焰呼呼燃烧。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嗫嚅着申请:“老师……我想……参加宣传队……” 老师一口否决:“你出身差,不行!”听罢,黯然神伤。小学升初中,其他同学兴高采烈升入初中,而我,因为出身,留级、复读,只得暗自落泪。

初中毕业,参加初升高考试,拿着推荐表,忐忑不安到大队办公室,好不容易才过了政审关。据说,我的初升高成绩居全公社前几名,有的领导仍以出身为由,欲拒我于高中校门之外,一位热心人仗义力争,我才幸运地进入镇雄一中读高中。

“唯成分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小学、初中求学的坎坷经历,让自卑、委屈、惶恐的阴霾,如影随形,始终积压在我心头。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出台了“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会议前后,恢复了高考。会议不久,我家摘掉了“富农”帽子,家庭出身改为“社员”。 其时,年幼懵懂,缺少阅历,没有体会。现在回想,十一届三中全会,逆转了我的命运,会后推行的改革开放,助推了我的成长。

适逢其时,枯树迎春。改革开放之际,我正在镇雄一中读高中,生活依然困窘。见我是农村贫穷孩子,老师评给我每月五块五的助学金,解决吃饭问题;见我衣着单薄,老师每年发给我两套学校篮球队退役的服装,抵御数九的严寒;实行分层教学,依据考分高低,学校选拔我进入提高班。1979年高考,我以“社员”成分,和其他同学在同等的起跑线上竞争,顺利考入镇雄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回到家乡,当上了小学教师。扎根山区,默默耕耘,为人师表,以工作业绩赢得干群的赞誉,后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领导信任,师生拥戴,我走上了乡村小学、中学的领导岗位,为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佩戴红花绶带,上台接受颁奖。这几天,我领到了乡村教师从教30年的“荣誉证书”,倍感荣幸。

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土地下户,我家分到了与其他社员同等的土地,勤苦劳作,粮食自给有余,每年都要杀过年猪,小日子开始富足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近期,国家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赶上了机遇,评聘了高级教师职称,工资待遇有所提高。我更加感谢党,感恩政府。大概是心宽体胖的缘故,我矮小瘦弱的体态,慢慢变得匀称健壮,体重还稍有超标,要靠养生节食,以保持健康体态。

蓦然回首,感慨万端。是改革开放,给了我公平的考试机会,进入了教师队伍;是改革开放,给了我政治生命,得以入党提干;是改革开放,给了我健康、好运、幸福;是改革开放,给了我自尊、自信、乐观。历经的磨难,品尝改革开放的甜果。改革开放好!是我的肺腑之言。

(作者供职于镇雄县罗坎中学)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40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