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挪穷窝 脱贫致富新生活

 2018-11-16 18:11  来源:微鲁甸、鲁甸党建

易地搬迁挪穷窝 脱贫致富新生活

——龙树镇长地安置点易地搬迁工作纪实

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要求,抓住国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支持力度的机遇。上级下达鲁甸县“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将实施昜地扶贫搬迁规模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963人,涉及全县10个乡镇,拟建设13个集中安置点(水磨镇4个、龙树镇5个、新街镇3个、文屏镇卯家湾保障房安置点1个),计划总投资51716.51万元,建设集中安置1074户4883人、分散安置801户532人,共计1076户4892人。有效解决搬迁对象“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发展难”等问题。

鲁甸县龙树镇龙翔社区长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规模69户263人,项目总投资1197.40万元,项目总建筑面积6209.28平方。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作为全县承接易地扶贫搬迁承接地之一,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龙树镇积极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这一目标,狠下功夫,切实让搬迁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

搬出穷山村住上新房子

走进长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青山绿水掩映下的安置点格外热闹。一排排独具特色的新房错落有致,一户户都在忙着热热闹闹迁新居,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和热情。在孩子们嬉笑声中,安置点内显得富有生机和充满生活气息。

“这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走进姜能平的新家,见他在忙碌的打扫卫生,“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搬出‘穷窝”,住进这么漂亮的房子。” 46岁的姜能平,家中有5口人。22的大儿子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今年大四。二儿子在厦门打工,三儿子在区一中念高三。两个读书的儿子成绩都很好,大儿子平时也做做家教,快毕业了,想回乡参加公务员考试,将来回报家乡。

老姜告诉笔者,自己患上内风湿关节炎,上不了班,主要的收入是靠老伴在外务工。如今,住上了新房,可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学习新技能向往新生活

2018年6月,30岁的符艳翠一家从距离安置点3公里外的工家沟迁入长地安置点。谈起新家,符艳翠赞不绝口,房子宽敞明亮,安置点里还建有活动室。在这之前,她怎么也想不到。“原来住的破旧房子,一年种田耕地下来也就够自己吃,现在一家人住上了新房,老公在外务工,有了稳定收入,苦日子算到头了。”从搬到这里的那天起,符艳翠一家就非常喜欢这里。


在与符艳翠交谈中,笔者发现心灵手巧的她已绣好了一只鞋垫,笔者问起,符艳翠告诉笔者,这是绣给在外打工的老公的鞋垫。老公常年在外面打工,不懂技术的他,只能干着脏活、累活,收入微薄,一家人艰苦的过着生活。“享受国家扶贫政策以后,我们肩上担子轻松了很多。孩子们读书不仅不要钱,每年还有补助。老公在社区参加镇上办的技能培训,学习了钢筋绑扎,通过两个人的努力,现在家里日子逐渐有新变化,以后相信日子会一年比一年好。”

娶上新媳妇摘掉贫困帽

今年50岁的屠夫尹富荣最近很开心。尹富荣22的大儿子娶上了新媳妇,在安置点里举办了婚礼。老尹家里有8口人,5个孩子,基本都在本乡务工。“政府对咱贫困户真是好,房子好得很,2层半的楼房,还有3个卧室。”尹富荣高兴地说。“住楼房感觉真舒服,儿子的婚房也不用担心了!”老尹说出了搬迁后的真实感受,“以前条件非常艰苦,现在好了,搬到长地住上了新楼房,走的是水泥路,基础配备设施很齐全,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问题都解决了。”


“大儿子娶上了新媳妇,社区里在发展产业,我们也参加了蔬菜种植合作社。往后,一定积极努力,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看着这毗邻镇郊、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新房,尹富荣诉说着心中的喜悦。

产业助脱贫鼓起钱袋子

在下一步工作中,龙树镇将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力度,着力提高群众致富的能力及水平。自从实施易地搬迁以来,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今后龙树镇将围绕丰富群众的“钱袋子”,加大劳务输出及种殖业合作社的发展力度,从根本上提升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龙树镇,以“挪穷窝”和“挖穷根”为主要目标的搬迁工作,既注重“搬得出”、“稳得住”,也重视“能致富”的产业支撑,走出了一条落后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