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他乡还好吗?】镇雄清溪协作:探索既“输血”又“造血”的帮扶模式

 2018-09-17 15:31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系列报道(四)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静涛

东莞市清溪镇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深莞惠半小时经济圈,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有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共8308家,能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镇雄县农村劳动力76.2万人,居云南省之首,人力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镇雄县与清溪镇开展扶贫协作工作以来,两地在劳务输出、教育扶贫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去年4月份,300余名镇雄县务工人员成功安置在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长荣玩具(东莞)有限公司、联业制衣等企业就业;8月23日,142名镇雄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正式入读中德技校,并享受三年全免费待遇;10月16日,“镇雄县2017年东莞清溪招商引资推介会”启幕,协议引资金额达20亿元。

(工作站成了镇雄籍务工人员温暖的家)

两地一致认为,劳务输出是目前见效最快,也是当务之急最需要协作的一条帮扶途径。沿着这个工作方向,两地密切对接,于2017年11月成立镇雄驻清溪劳务输出工作站,扎实做好岗位开发、转移输送、稳岗安置、维权服务和困难救助等工作。建站以来,分期分批向清溪镇输送务工人员累计1406人,占东莞市镇雄籍务工人员的29.66%。

搞好协作做好转移输送

据镇雄县乌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在清溪挂职人力资源分局副局长的王举仁介绍,接手工作站工作以来,他和另外4名同事一道,做好服务老乡的工作。

清溪镇人力资源分局就业办主任王进军表示,在清溪镇雄劳务协作中,清溪镇提供了整整一栋办公楼给工作站使用,工作站接待、座谈、培训和日常办公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也方便务工人员有一个落脚的地方。站内还配备了兵乓桌、跑步机等,方便驻站工作人员和务工人员活动。为了配合好镇雄县贫困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人力资源分局每月要搜集企业用工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联合工作站考察后,提交镇雄县人社局发布或组织劳动力输出,还组织上规模、待遇好的企业到镇雄县参加了两次大型招聘会,效果很好。

在清溪的帮助下,工作站真实掌握企业用工需求、薪酬待遇、务工环境、住宿条件等信息,建立了企业用工需求台账。每一次有序的转移,工作站都要举行欢迎仪式,对务工群众进行岗前培训,与带队的乡镇干部一起安置乡亲们进厂,谈好工资待遇、签订劳动合同,真正做到沿途有人送、到站有人接、进厂有人管。

思想引领促进稳定务工

乡亲们在企业上班以后,工作站常常利用回访、座谈会、微信群、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指导务工人员树立诚信务工、文明务工、文明务工、安全务工的意识,通过务工能人分享经验、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教育他们不做违反法律的事、不要轻信各种诱惑、不在危险地带玩耍、不去偏僻地方旅游、不到江河湖海洗澡,教给他们一些防诈骗、防盗抢、防中暑、防中毒的技巧,引导他们遵守厂规厂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通过以上方式,确保务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作站工为不适应岗位的务工人员换岗位或换企业累计320人次,提供免费食宿28人次,开展困难帮扶5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8500元。

工作站积极协调企业、清溪劳动监察机构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劳资纠纷。截至目前,协调解决劳资纠纷15起,追回资金16880元;帮助认定工伤2人,协调解决了中屯镇务工人员韩顺与特迪五金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伤赔偿案件,获赔34744元;配合公安部门解决打架斗殴事件2起。

真情投入换来致富希望

今年23岁的李贤云是乌峰街道办事处毡帽营村的群众,王举仁对他家的情况很熟悉。李贤云的母亲是一个智障患者,早年双目失明于2017年治愈,父亲年迈不具劳动能力,因为父辈没有能力改变贫困状况,李贤云和妹妹从小吃了很多苦。

其实李贤云也是一个智障患者,属于二级残疾,因为他的智力状况,因为家庭的贫困,他从小受尽别人的挖苦和嘲笑。家里只有一间房间,没有一张像样的床,他自小在火塘旁边的烂沙发上睡觉,卫生习惯非常糟糕,常常拖着长长的鼻涕,脸上身上脏得不成样子,鞋子穿反了都不知道。家里没有劳动力,作为家里唯一的年轻男人,别人也介绍一些零工给他做,比如背水泥这些脏活累活,挣不了几个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妹妹也很自强,年龄稍大就到浙江打工去了,帮助家里挣一点生活费。

5月13日,村委工作人员将李贤云列入了全省就业扶贫工作现场会芒部片区招聘会的输出对象,王举仁知道这个情况后很纠结,这种人不出来打工,家里确实脱不了贫,但他脑子不够用,连自己的卫生都搞不好,多热的天穿个大棉袄、多冷的天穿个小短袖,冷热都不知道,他还需要人照顾呢,企业会要他吗?

尽管顾虑重重,王举仁还是把李贤云带到了清溪,准备和其它22人一起,安置在东莞金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务工,企业起初是坚决不要的,担心李贤云的智力状况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通过反复沟通协调,工作站承诺帮助监管教育李贤云,让他能顺利成长为合格工人,企业才勉强答应让他试试看。

得到企业支持,王举仁非常感激,把教育引导李贤云作为自己的工作之一,与他同吃同住同劳动,天天带着他打卡、打饭、上班、睡觉。李贤云的岗位是在婴儿车组装车间,操作非常简单,但速度要能跟上流水作业,李贤云适应起来有难度。王举仁一边亲自带他干活,一边请求上下环节的工友帮助他,给他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大家的帮助下,李贤云很快适应了这项工作,每月也能靠着自己的劳动挣上三千八百多元钱了。李贤云对王举仁非常感激,开口闭口称呼王举仁为“哥”。

(王举仁(左)带着李贤云(右)上班)

王举仁经常教育李贤云讲卫生、不乱丢垃圾不乱吐痰、不骂人不打架,这些对于正常人来说容易,对李贤云来说却很难,但只要是王举仁提的要求,他都努力做到,慢慢地养成了洗澡、洗衣服、把鼻涕擤干净等好习惯。每个月,李贤云把挣来的钱交给王举仁,让他给家里的父母亲寄回去。李贤云有一个二手手机,大家经常听见他很骄傲地给家里父母亲打电话:“爸爸妈妈,我挣钱了,给你们买好吃的,你们尽管买新衣服穿,我每个月都可以挣钱给你们用了……”大家都感叹,这样的人挣了钱一分不花,全部带给家里,其实他比有的正常人还能为家里创造价值呢。

王举仁说,李贤云的妹妹在浙江打工,收入还不如李贤云在清溪挣得多,他已经给李贤云的妹妹做通了工作,明年一起来哥哥的工厂,跟哥哥一起上班,照顾一下哥哥,让关心哥哥的所有人也能放心一点。

乡亲传帮带动蔚然成风

家住中屯镇青山村的申正伟属于较早出来打工的那一批人。1998年,15岁的申正伟就出来打工了,那时候他在清溪镇一个厂里做冲压工作,做了一段时间出了点小事故受了惊吓就回家去了。2003年,在家里待不住的申正伟又来清溪了,在镇里东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烤漆工作,这一干就是4年。2007年,有了一定积蓄,他开始尝试创业,回乡跟妹妹合伙开饭馆,没做成功,把店盘出去以后,他又来东骅公司上班了,这一干就到了现在。他还在厂子里认识了同是镇雄人的余敏,两人结婚后,踏踏实实一起在厂里上班。现在,申正伟已经成为了车间的管理人员,有了经济基础,连小孩也带在身边,让他们在大城市上学。

工作站工作人员成娟介绍乌峰街道办事处的老乡武定中过来厂子里跟申正伟对接的时候,才弄清楚原来他也是镇雄人。既然是老乡,对接起工作来就方便了,不但顺利安排武定中在适合的岗位上班,还常在工作中照应他,业务上培养他。有了这样的渠道,武定中又带了三个老乡到申正伟管理的班组来工作。

在清溪各个工厂,像这样镇雄老乡一个帮一个,亲带亲、户带户、村带村,把家乡富余劳动力带出来上班的情况普遍存在。老乡之间的传帮带,直接加快了家乡父老乡亲奔小康的速度。

据悉,工作站已在开展专项活动,带动更多在家“不想出来、不敢出来”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零就业建档立卡户劳动力转移就业。

清溪镇雄在今后的扶贫协作中,将进一步加大劳务协作的力度,加强沟通、紧密配合,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努力寻求一条既 “输血”、又“造血”的东西部协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径。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