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露天电影”那些往事

 2018-09-07 15: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陈剑宁

看“露天电影”本不是什么稀奇事,记得“文化大革命”前,每逢星期六的晚上,学生们不上晚自习,我当时就读的昭二中(现归并到昭一中),学校为了增添休息时间校园里的文化气氛,同时也给住校的师生员工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时常会向地区电影公司租一些富有革命意义的好片子来放映,得到广大住校师生员工的欢迎。诸如《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等革命故事片,就是当年在昭二中看过的,至今难忘。

有时,过节期间,地区文化管理部门也会在如今的毛主席广场挂起幕布放映露天电影给广大群众观看。虽然我住在昭二中距清官亭旁的毛主席广场有点远,但吃过晚饭后,我就约了几个教师子女一同兴致勃勃地赶去看。至今回想起来,也很有意味。

“文革”中,就很难看到电影了。一九六九年四月,我由当时下乡的东方红公社顺山大队(如今的苏家院乡、乐居乡、下洒渔乡一带)迁到江西赣南农村继续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到江西,在我插队的宁都县固厚公社青山大队上塘生产队,整个生产队找不到一份可提供社员们阅读的报纸。白天社员们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累了,回到家里伴着昏黄的煤油灯,女的纳鞋垫,男的吸叶子烟,稍微坐一会儿倒头就睡了。屋外只有满山的空旷、沉寂和吹不尽的河风,夹杂着从山麓下的村庄里传来声声犬吠。天气晴朗的夜晚稍好一些,农民们可以搬几条家中仅有的小木凳坐在家门口的院坝里话家常,摆龙门阵,或看看天上的月亮,数数天上的星星,不时有三三俩俩的亲友来窜窜门子。天阴或者冰雪天,就只有早早地缩进被盖里睡了。

过了几年,一天,我随社员们在稻田里收割晚稻,突然生产队长摇摇摆摆地从村里走来,对着正在打谷子的社员们高声喊叫:“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晚在隔壁凤凰大队的簧竹小队有电影看,是公社领导关心大家特意从县里包了场电影来放给大家看的。秋收大家辛苦了,看看电影,散散闷,解解疲乏!”话音一落,在田里的小伙子们、姑娘们顿时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家马上收的收,挑的挑,收拾干净田里,就忙着回家了。因为时已秋深,日子短了,待大家忙着把红薯稀饭煮了吃下肚,拿着小板凳出来往山里走去看电影时,山野里漆黑一片,已伸手不见五指。

放电影的生产队是在高高的山顶上,陡峭弯曲的一条山间小道,非常难走。尽管有的村民打着手电筒,但大多数青年人,小伙、姑娘手里却一样没有,只有摸爬着向漆黑的大山里走去。待我们气喘嘘嘘地爬到放电影的村口时,只见生产队的打谷场里早已坐满、蹲满、站满了群众。大家兴高彩烈地谈论着,问候着,不一会儿,放电影的师傅,把电影机的镜头对准了悬挂在两棵大树中间的电影屏幕上,开始放映了。一幕文化大革命中首次被准许看的黑白电影《海霞》就播放在大家眼前。顿时,嘈杂喧嚷的坝子里就安静下来了,即使人挤人,后面的只看得见前面的后脑,大家也看得津津有味。因为离那年头已经过去40多年了,电影放的内容,我已记不得了,只记得电影的主人公是个名叫海霞的姑娘,挺能干的,而且长得秀丽、漂亮,惹人喜爱。在看完电影回家的山路上,还听到村里队上的人不停地讲:“我要娶个像海霞那样的姑娘做老婆,该多好啊!

如今,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了,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看电影已不是什么奢侈的精神享受或文化上的大餐,是家常便饭,只要喜欢看,天天都可以看。电视上的,什么连续电视剧,电影片、戏剧片、娱乐片、音乐片等等古今中外的应有尽有。只要打开手机,走在路上可以看,在桌边可以看,出门乘坐汽车可以看,睡在床上也可以看。手机里的,手提电脑里的,精彩纷呈、无所不有的电视、电影让人目不暇接。这不能不归功于改革开放,不能不归功于党的领导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改革 40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