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就业扶贫助50万人实现务工收入93亿元

 2018-09-05 12: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通讯员 王云贵  文/图

在县域产业还没有真正培育壮大起来的当下,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镇雄县一边潜心发展特色种植、特色经作、特色养殖,一边致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用就业扶贫破解脱贫攻坚难题,“五精准五解决”的就业扶贫思路,成为了全县的自觉行动。

在王举仁的手上,有一张申时林的工资条。工资条显示,申时林2018年5月的应发工资为4498元,实发工资为4468元。

王举仁是镇雄县乌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现在东莞市人力资源局清溪分局挂职副局长,同时兼任镇雄县人社局驻清溪劳务输出工作站站长。

申时林是乌峰街道小河村村民,现在清溪镇金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打工,主要从事组装工作。

两人相识于清溪。申时林是镇雄县今年正月初九组织输出的4081名务工人员的一员,王举仁是为务工人员服务的干部,因为工作关系,两人渐渐熟识。

王举仁了解对方。申时林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能歪歪扭扭写出自己的名字,因为长期在外打工而在去年脱贫。

同申时林一样,2017年,镇雄有1.35万个贫困家庭依靠转移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镇雄的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关键还是精准推进,解决‘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镇雄县有关领导对此介绍,镇雄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共同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县处级领导捆绑到乡镇包输得出、乡镇领导捆绑到村包稳得住、村干部和挂钩帮扶干部捆绑到农户包有服务的“三捆三包”工作机制。

精准摸底,解决“底数不清楚”的问题

劳务输出,在镇雄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县委、县政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人社部门也是从九十年代就 开始培训、招聘活动。这项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产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2012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深入采访后,就曾发表新闻调查《“打”出来的镇雄新农村》。

“自己的肚子痛只有自己知道。”镇雄人明白,镇雄的劳务输出长期粗放式管理,很多乡镇、村对辖区内劳务输出情况不明、底数不清,工作台账就是一本“死账”。有多少劳动力、有多少贫困户零就业家庭?劳动力中转移了多少、在家的多少?未就业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未就业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就业服务需求及就业可能性、可行性怎么样?已就业的在哪儿务工、从事什么工种、务工时间、工资收入怎么样?辖区内有多少务工能人等等,大多是“糊涂账”,没有谁能说得清。

“摸清底数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和保障。”为了扣好就业扶贫的“第一粒扣子”,镇雄组织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劳务输出精准摸底专项行动。

一个层面,由乡镇(街道)负责,以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摸底调查成果为基础,逐人逐户核实农村劳动力情况和务工现状,进行实名制登记。对未就业、特别是需要就业的贫困家庭摸清就业可能性和可行性及就业意愿、就业服务需求,对已就业的摸清就业单位、技能工种、务工收入及联系方式等。

另一层面,由人社部门负责,摸清县内公益岗位、项目工程、企业和与镇雄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的县外企业用工情况,建立用工需求基础数据库。

结果显示,全县有农村劳动力325770户762381人。其中:转移就业270273户503596人(贫困户劳动力99606户177260人);贫困户中零就业家庭11059户35386人;有务工能人1120人,带动转移就业42345人(贫困户劳动力19546人)。

在此基础上,镇雄组建了劳务数据动态采集信息员队伍,县、乡、村按月召开统计例会,对劳动力资源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和更新,为开展就业服务提供精准信息。

精准培训,解决“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2018年8月17日,林口乡。建筑工人连夜冒雨施工,帮助中润服饰有限公司抢修培训车间。该乡动员务工能人回乡办厂,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为了推动就地培训和就地转移一体发展,企业上马 了这一项目。

8月18日,昆明市。镇雄籍在昆务工贫困户劳动力电梯维修技术培训班开班。这个由镇雄县在昆党工委、镇雄县驻昆劳务输出工作站、镇雄县人社局联办的培训班,吸引了首批50名贫困户务工人员到场培训。

8月25日,木卓镇。19名劳动力陆续登车前往东莞打工。该镇引进企业联合建成模拟生产线,6月起启动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定岗就业。短短两月,双方联合举办培训4期,累计培训110人、输出88人、稳岗86人。

“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关于培训工作,镇雄态度十分鲜明。

镇雄此举,主要针对“培训与转移脱节”问题。以前,全县在围绕转移搞培训、围绕培训找岗位上缺乏精准性和实效性,培训工种与市场用工需求吻合度不高,转移的没有培训、培训的没有转移,培训走形式、“挠痒痒”,看起来热闹、实际上无效的现象普遍存在。

针对培训,镇雄县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明确对象抓培训,针对不同群体,突出培训侧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二,整合资源抓培训,整合培训力量,剔除那些“花拳绣腿”“浅尝辄止”的科目,最大限度提升实效;第三,提升实效抓培训,改变以往培训三两天、学点皮毛的形式主义培训,争取实现“先培训后上岗、培训完了即上岗”的目的。

按照要求,各乡镇(街道)及职能部门穷尽办法,掀起了一场技能培训革命,各种实效性培训由此面世。今年1至8月,全县开展农村劳动力各类培训9.3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16万人;技能培训189期1184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7370人。

精准转移,解决“组织化不高”的问题

今年大年初九,镇雄县城赤水源广场。该县201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暨东莞专场招聘会盛大启幕。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60多家企业带来3万多个岗位,供上万农村劳动力挑选。现场水泄不通、火爆热烈,当天4081名群众(贫困群众1801人)成功择业、启程东莞。

5月9日至11日,芒部镇后龙广场。镇雄县2018年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芒部片区万人招聘会上,带来2万多个岗位的98家企业同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群众耐心洽谈、相互选择,最终811人成功转移东莞。

两场“阵地战”之外,乡镇(街道)纷纷组织“游击战”,小型招聘消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春节期间,南台街道、乌峰街道、中屯镇、芒部镇、雨河镇、场坝镇、泼机镇等抢抓“黄金季节”,陆续举办小型招聘活动。这一轮,南台街道2月26日的活动最为抢眼,以输出规模最大(输出260人到南京)、气氛最为热烈(敲锣打鼓欢送)而成为个中翘楚。

往后日子,劳务输出逐渐步入“淡季”,乡镇(街道)也进入到比拼内力阶段。为了提高输出效率,借助县政府与芜湖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之势,泼机、场坝、芒部、雨河、大湾、果珠、罗坎等乡镇纷纷与芜湖牵手,千方百计把自己辖区劳动力送出去。而木卓、以古等乡镇则与东莞方面加强对接,把自己辖区劳动力输往清溪。

这一轮中,泼机镇凭着作风顽强、工作深入而独占鳌头。该镇把劳务输出作为必由之路来走,把群众认同作为坚固堡垒来攻,把输得出作为政治担子来扛,把稳定就业作为大文章来写,把群众理财作为大事情来做,现已有序输送6批311名贫困劳动力到芜湖务工,且以高稳岗率而让兄弟乡镇眼馋。

“全县上下务必要把提升组织化程度作为劳务输出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转移的号召,已在全县范围开花结果。1至8月,该县累计转移就业50.61万人(贫困人口17.8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93.52亿元(贫困户收入31.95亿元),为实现年度脱贫出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服务,解决“就业不稳定”的问题

6月18日,端午节。

对于在芜湖打工的泼机镇民工而言,这是一个特别的节日。泼机镇组织的党政慰问团同他们一起,采用座谈的形式在异乡共度佳节。为了满足他们朝思暮想的家乡味道,慰问团不顾山遥路远,把家乡的腊肉、石灰豆腐、酸菜和“老干妈”等从泼机带到芜湖。吃着家乡菜,许多人鼻子酸酸的,有种想哭的感觉。

“打工的事情交给你,家中的事情交给我。”这是务工人员临行前,泼机镇对大家作出的郑重承诺。事实上,泼机镇不仅在“家中的事”上想得多,组织在家党员和在家劳动力组成互助队,确保务工家庭庄稼有人管、留守老人看病和孩子上学有人问,而且在“打工的事”上想得细,既成立了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党支部,也在务工人员中挑人担任大组长、小组长,为大家提供服务管理。

对于“家中的事”,南台街道在东莞万德电子厂务工的朱启云说:“必须感谢政府!”7月,其母突然发病,让远在他乡的朱启云坐立不安。南台街道第一时间组织人手把其母送到医院看病,还提供了3000元的民政医疗救助,让朱启云放下了心。南台街道“对接企业、帮助选岗、公开承诺、定期回访、节日慰问、大力维权”的“一条龙服务法”,温暖着在外打工人员。

对于“打工的事”,尖山乡的常迎春尤为感慨,他们36名镇雄人在浙江浦江某自行车厂打工遭遇拖欠26万多工资,后在镇雄驻永康劳务输出工作站的干预下方才到手。今年以来,该工作站累计处理工伤事故、劳资纠纷、交通事故460余起,帮助镇雄籍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260余万元,另外还发布用工信息2600余条,转移安置763人,帮助437名务工人员孩子解决了上学难题。

“只有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好工作生活中的切身问题,才能真正让他们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牢记县委、县政府的嘱托,围绕外出务工竭尽所能提供服务。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镇雄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