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读书笔记更应当用心来“记”

 2018-08-21 09:1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党员读书笔记是一项基本要求,很多党支部都把党员读书笔记作为考核党员的重要内容,甚至对党员读书笔记作出具体要求,比如:“全年读书笔记不能少于5000字”,“全年读书笔记不得少于20页”等等,党员读书笔记要求的初衷是通过这些硬性要求,使读书学习成为党员提高自我的自觉行为。但是,一些党员“笔而不记”,只是把读书笔记当作了一项任务来完成,只求完成字数、页数指标,不求质量或“真记”。有的甚至借开会时间来对着一本论著来埋头“抄笔记”,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读书笔记的初衷。

读书笔记应当有所侧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由于党领导一切,所以党的相关论著也就涉及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大多数普通党员,由于工作环境不同,阅历不同,专长不同,读书的切入点也就不可能相同。除了《党章》等一些“共性”的党纪党规外,笔记的内容就应该体现差异性。从事法律工作的党员,读书的侧重点就应当与法律结合得更紧密一些,读书笔记就应该侧重于法律知识;从事科技的,读书笔记就应该侧重于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从事文学艺术的,读书笔记就应该侧重于文化方面的;从事环境保护的,读书笔记就应当侧重于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如果每个党员的笔记都是党章,都是十九大报告,基本雷同,没有侧重点,就说明党员的读书笔记与工作联系很不紧密。

读书笔记应当精读细记。《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吃人参果,连核连皮一口吞下,完全不知道什么味道。党员记读书笔记的时候,不应当采用猪八戒吃人参果式地记,而应当精读细读,读书中的精华,读其中有用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真正会喝茶的人,都是一口一口地慢慢来品,而不是一口见底的牛饮。读书也一样,讲求平心静气,慢慢品读,才能读出其中味道。读党的论著,不仅仅是读其中的经典论断,更应该全面了解党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读得深、读得透,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读书读得精读得细,笔记才能记得好记得有质量。

读书笔记更应当记在心里。俗话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把读书笔记当成任务来完成的做法,与小和尚念经的做法如出一辙,因为这样来做读书笔记,无非就是“练书法”而已,起不到多少学习的目的。要求党员做笔记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要党员通过读论著,读好书,汲取其中的精华,来提高自己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党员做读书笔记更应当做到内化于心,然后外化于行。通过做笔记的办法,把一些经典案例、警句名言记下来,不断地温习,牢记在心,使书中的精华转化为个人的智慧营养,上升为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的方法论。如果记笔记只是简单地抄书,形不成个人成长的“粮食”,记再多的笔记也是没有用的。

读书笔记的形式应当多样。常言道:水无常形,文无定法。既然读书笔记的目的是提高自我,那么方法和形式就可以多种多样。写心得体会是一种记法,写日记写周记也是一种记法,在书记做圈点写评语也是一种记法,网上阅读发表评论也是一种记法,党建交流群上交流读书心得也可以是一种记法。只要达到了读书学习,自我提高的目的就可以了。只要真正读,真正学,真正记,形式可以多样。单纯地要求读书笔记的字数和篇数,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党员读书笔记不能简简单单地用笔来一记了事,更应该把它记在心里,记在脑里,做到知行合一。(水富县政府办  刘先 )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杂谈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