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恒:发展刺老包种植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18-05-16 09:49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阳区的刺老包育苗种植户何金恒通过近5年的探索,在昭阳区发展刺老包育苗产业,于2011年成立了昭通市玉龙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探索试种刺老包育苗取得成功后,先后在靖安镇建刺老包种苗基地30亩,在苏家院镇迤那建刺老包种苗基地60亩,不但在做大做强刺老包育苗产业的同时,也带动当地的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初夏时节,走进苏家院镇迤那村昭通市玉龙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刺老包育苗基地,一块块分割整齐的刺老包苗圃便呈现在记者的眼前。有的苗圃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刺老包苗,有的地块工人们正在忙着播种、盖膜、消毒杀虫。

迤那村20组的群众迟宽米今年40岁了,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的3个孩子都在上学,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外出打工对她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2016年合作社落户迤那村后,以一年8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了她家的土地,她还可以优先到合作社打工。

目前 ,合作社在迤那村流转土地60亩,种植刺老包苗200余万株,每天在基地打工的最少有20人,最多的时候达到150余人,像迟宽米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户,在合作社的带领下,他们摆脱了贫困。合作社除了自己流转土地开展刺老包育苗外,还带动当地有潜力的种植大户开展刺老包育苗。迤那村16组的群众刘昌友是今年1月加入合作社的,看到刺老包育苗产业的广阔前景,带头大规模种植。

“合作社免费为我们提供种子,还指导我们怎么种植,我们种出来,他们按7角一个给我们收购,我想这种最好的,对发展、对他们合作社确实很好,还负责帮我们收购,我们做的也放心,我种5亩左右,40(余)来万株,到年底10多万收入,下一步,如果今年收入到这种条件,我要大量发展,帮这个技术交给农民、乡亲,大伙共同种植刺脑包,要靠以后大伙发展,把这技术传给他们,把刺脑包种植起来,以后大家要致富起来。” 刘昌友说到。

今年,合作社在迤那村发展了像刘昌友这样的种植大户6户,种植刺老包苗300余万株。

据合作社社长何金恒介绍,刺脑包育苗产业绿色生态,在我们周边是个空白,他觉得这个产业有前途、有价值,通过多地考察,觉得昭通的刺老包更优质,就想着发展该产业,但是在发展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探索,终于成为刺老包育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何金恒介绍说,“开始的时候,做这个产业有些困难,昭通没有苗,而在云贵川基本又找不到优质的苗,于是我们就往东北选苗,但因为地域和气候的原因,东北的刺脑包和昭通的不是一个品种,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我们就选择走自己的路,从育苗开始,头两年育苗工作基本是失败的,后来经过多次的尝试后,技术成熟了,现在大量育苗。2016年和2017年,我们可以在昭通本地、云南、四川等地大量提供优质刺脑包苗。”

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何金恒看到,光靠合作社的力量很单薄,发展速度不快,于是就想着发展成员,让大家来努力,共同把这事件做强做大。

“首先,由我们合作社提供成熟技术,优质种子,跟踪服务让有经验有能力的成员走出去。销售方面的保障是我们近几年来市场的客户关系,订单接到手,把订单分一部分给有实力的社员,让他们去种植,我们跟踪检查他们的种植资料,并且保证把种苗回收回来再转出来给我们的客户,保证他们的销售无后顾之忧。”

在何金恒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人数少、规模小,逐渐发展壮大。“我们合作社成立,当时面积不大,人也不多,成员才5人,慢慢经过8年左右,我们发展到80多人,长时间在我们基地干活务工有70多人。目前有3个基地,150亩左右。”
    
     在发展合作社的同时,何金恒不忘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在下步发展中,他有着自己的打算。“就想让刺脑包的产业走出去,走得更远,把合作社的规模再扩大,带动我们合作社成员和周边的农户,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让大家住高楼,钱鼓鼓的。”

通讯员  刘安红   唐兴丽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民生 昭阳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