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惠民

 2018-03-15 16:3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新闻网讯           

         《大学》有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公民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神经网络,家兴才能国兴,国兴的红利最终也要反哺到家庭,反哺到每一个社会公民。如何让国家发展的红利惠及全民,关键就在政策改革。政策好坏的评判标准,就在于是否符合公民的普遍的需求,是否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好的政策,应急群众之所急,解决群众的普遍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入中高速发展期,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但城乡福利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大,医疗,教育、养老等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政策的制定者应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智慧和情怀,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最急迫的需求和困难,对症下药,破除沉疴顽疾,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好的政策应符合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好的政策具有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不能萧规曹随,一尘不变,也不能朝令夕改,增加百姓负担。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中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目的就是改善贫困,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追求快速成绩,政策朝令夕改,扶贫一刀切,不考虑个体情况的差异,扶贫效果差,不能激发去群众内生动力,群众的自身发展能力没有提高,因教育返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政策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定要有能给去群众带来长远发展的能力。

    好政策重在执行。为什么一些好的政策总不见成效,关键就在于落实不到位。一方面,政策改革不能兼顾所有人的利益,必然会触及部分阶层的既得利益,如中央开展放管服改革,要求各部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但一些部门担心失去既有权力扭扭捏捏不肯下手。另一方面是政策的衔接不到位。古代音乐讲究宫商协调,琴瑟和谐才能奏出完美乐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是一样,不同领域的政策看似不相关,其实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本质联系。如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涉及的不仅仅是身份转变问题,关系到教育、医疗、住房、公共服务、环境承载等方方面面,只有在各个方面同步推进,构筑牢固的社会保障网,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群众才能安心转,放心转。

    政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惠民,为了让国家发展的红利更多地落在老百姓身上,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改善千家万户的生活,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都应该有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情怀,一切以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释放改革红利。

 

                                    昭通卫生计生委宣传站 罗娇

审核:   责任编辑:高飞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高飞
标签 >> 民生 杂谈 
捐赠信息